孩时的方言事件
计量经济学的疯言风语
计量经济学“疯言风语”1:数学符号语言(母语)
计量经济学“疯言风语”2:回归报告语言(暗语)
计量经济学“疯言风语”3:矩阵语言matrix(狂语)
后话:语言障碍还是心理障碍
孩时的方言事件
打小时起,我就对各种村落方言带来的困惑感受至深。我的故乡,属于典型的南方村落。古时是被算作南蛮之地的,外族异性零落杂居。虽然还不至于一村一俗,但是一村一个方言那是十分常见。我们村周边,3里地范围内,大概分布4个村落,就存在4种方言。好在距离不是太远,自小接触融通,还不至于听不懂。这种方言的差异,不是普通人想象的口音上的差异。就我而言,也仅限于听懂而已,要是模仿发音,那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我的家庭里就有两种方言,母亲带来了4里远的外婆家族的方言。大姨嫁到离我家约6里地远的村子,那种村落语言对于小时候的我简直就是外星语一般的存在。因为暑假或春节会到大姨家待上一阵子,我总有一种被那个村落完全隔绝的感觉。因为无法跟这个村里其他小孩对话沟通,我大多数情况都是跟在表哥的屁股后面,生怕落单。有一次,村里一个热心的小孩看到我一个人在路边独自玩得起劲,就凑过来打招呼,可能是希望加入一起玩耍的意思。但是他的方言发音咿咿呀呀,我一个字都不懂。再加上这小孩神情诡谲,动作夸张,我飞一般地赶紧逃离是非之地,躲进大姨家里半天没出门。表哥知道后,找来那小孩问明来由,一通翻译,真相大白,大家笑得肚疼。因为这事,小孩这句接头暗话,都是目前为止我唯一能说出来而且知道意思的该村方言了,真是印象至深。
小孩的方言发音(此处纯粹表达出发音):
“哟斯呗嗟嘎?哈粤郭。”
我当时理解的意思是:
“你是北京来的?唱个歌吧。”(我天生五音不全!)
表哥翻译的结果是:
“你是哪里来的?一起玩喽。”
这个事情让我知道,语言不通还要一起好好玩耍,简直就是个灾难!
计量经济学的疯言风语
有一部经典的二战电影《风语者》,讲的是战争双方的密码攻防。美军为了通讯安全,专门雇请神秘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参军,使用纳瓦霍人的语言进行通讯。因为纳瓦霍语是一种没有文字,只通过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极其复杂的语言,可以说就是不为人知的、偏远地带的“鸟语”。由于他们的语言发音来自于大自然,所以给他们的外号就叫做“风语者”。
哪怕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学知识,我相信大部分人一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时也会语言障碍。就好比是日本通讯兵在听美军用纳瓦霍语发送的电报,一头雾水,根本就不带人玩耍的节奏。
下面我就分三个方面来罗列一下计量经济学的三类“疯言风语”:
计量经济学“疯言风语”1:数学符号语言(母语)
数学符号是计量经济学的母语,一点都不为过。其中数学符号主要是搭建了一套共同的语言规则,把社会经济分析中各种含混的概念、术语、各种情景用清晰无误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那些仍旧坚持说自己“方言”的经济学家,自然就不能跟别的小朋友好好玩耍了。
以计量经济学最基础的总体和样本模型定义和内涵为例:
总体回归函数PRF:
\[\begin{align}
E(Y|X_i) &= \beta_1 +\beta_2X_i && \text{(PRF)}
\end{align}\]
总体回归模型PRM:
\[\begin{align}
Y_i &= \beta_1 +\beta_2X_i + u_i && \text{(PRM)}
\end{align}\]
样本回归函数SRF:
\[\begin{align}
\hat{Y}_i =\hat{\beta}_1 + \hat{\beta}_2X_i && \text{(SRF)}
\end{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