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社区模式的在线课程学习行为投入、效果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

Image credit: Unsplash

Abstract

本项目主要分析了学生课程形式选择、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等议题,通过收集了四个年级(2013-2016级)共19452名学生在11个连续学期(2013秋学期-2018春学期)上的通识课程学习相关数据,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本研究实证分析部分重点比较了学生在传统课程和在线课程上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差异。相关实证分析发现:(1)为了完成通识课程模块学分,大部分学生在传统通识课程和在线通识课程之间做出了理性选择和平衡。大部分学生的通识课学分获得任务主要在前两年就会完成,学生在各个观察年的累计获得通识课程总学分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学生都会大二学年及以前选择并获得相应的在线课程学分,后续阶段基本就不再通过在线课程平台获得通识课程学分。(2)学生不会因为“新奇”心理而参加在线课程平台(无论是智慧树平台还是尔雅平台),更多只是为了完成通识课学分要求,因而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理性人”特点。即便是同时拥有两个在线课程平台的选择自由,学生的选课决策和学习行为更多地是受到学分政策、平台依赖性等因素的决定。(3)影响学生选择在线或传统课程方式及学习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形式选择的倾向得分分析,发现高考分数与一本录取线分差越大、入学年龄越大、理科生、政治面貌为党员、来自农村地区、女生,越不倾向于选择在线课程;此外,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在线课程和传统课程学习形式在学习决策中具有较强的替代性关系。(4)对于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中,研究发现是否选择在线课程对课程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如果某个学生选择在线课程,则会比其选择传统课程高1.5205分。高考分数与录取线的分差对课程学习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如果一个学生高考分数与录取线(本省一本)的分差35分,那么这一分差水平将会为其带来课程成绩0.7406分的提高。(5)倾向得分分析方法的处置效应结论认为,男生的在线课成绩会潜在低于其传统课程成绩;高考分数与录取线分差小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非东部生源学生,这三类群体在线课程成绩都会潜在高于其传统课程成绩。如果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在线课程,那么在线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其课程成绩(ATT为正数);但是正因为学生有了这种自由选择,却带来了全体学生平均课程成绩的降低(ATE为负数)。基于相关研究和实证结论,本项目进一步构建了在线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指出了学习型社区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Publication
forthcoming.

研究报告请点击查看(HTML网页形式)(pdf形式)

汇报总结请点击查看(slide形式)

操作提示:

  • 点击课件区域,按F键,可全屏观看
  • 按方向键,可以前进/后退
  • 敲击数字键,再按Enter可进入任意指定的页码。如,敲击数字10,观看第10页